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20522_215845+0800-62662.jpg

 

    傷寒例 第三: 《陰陽大論》云: 春氣溫和,夏氣暑熱,秋氣清涼,冬氣冰冽,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。

 

   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,接當按斗曆占之。

 

    十五日得一氣,於四時之中,一時有六氣,四六名為二十四氣。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,或有未應至而至,或有至而太過者,皆成病氣也。

   

      按斗曆推估。 壬寅年,壬為陽木,本年中運為木運太過。本年客氣六氣(在泉)為厥陰風木。凡為陽年,太過的中運之氣與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,則相合而同化,稱為同天符

 

       六氣客主加臨推,二氣。自春分(二月十八)日午正至小滿(四月廿一)日辰正為二氣(111-03-20111-05-21)。客氣太陰濕土,主氣少陰君火。火生土。主生客。為相得中之逆。主氣候正常。

 

      實際情況,壬寅年台灣地區西部,二氣,春分至小滿,氣候應溫反涼,雨水過多:

  • 寒邪偏盛,平素心腎陽虛,易感受寒邪。表現惡寒、發熱、無汗、肢冷、煩躁、洩瀉、胸悶、氣短、心悸唇舌紫暗等。宜溫陽易氣,散寒解表。.

 

  • 濕邪偏盛,平素脾虛停濕之人,內濕易於引動外濕,使之侵襲肌表或脾胃腸道。濕困肌膚,可表現惡寒發熱,頭身沉重疼痛,肢體困倦等。濕入脾胃腸道,常見身熱、腹脹、胸痞脘悶、嘔噁便溏、納呆等。濕邪入肺,出現咳嗽多痰,喘息氣促等。

 

      六氣客主加臨推,三氣。自小滿(四月廿一)日巳初至大暑(六月廿五)日卯初為三氣(111-05-21111-07-23)。主氣少陽相火,客氣少陽相火。客主同氣為順。主氣候正常。.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三氣,客主皆少陽相火。正常氣候,炎熱而不亢。風雨適度。平素陰虛有熱之體,易於感受暑熱之邪,而發生數病。其臨床表現心煩口渴、汗出、氣短、眩暈、甚至抽蓄、昏厥等。治法: 清熱解暑,益氣生津。

 

       111531日 中央氣象局季長期天氣展望 內容。有效期間,自民國1116月至1118月。

 

     未來3個月的長期氣候展望,6月分仍為台灣的梅雨季節,當鋒面在台灣附近徘徊時,亦有出現局部性大雨或豪雨的機會。一般在6月中,下旬鋒面北移至長江之後,台灣天氣逐漸轉變為夏季型天氣 ; 7月、8月時,自7月起太平洋西部海域上的颱風生成逐漸活躍,台灣業開始進入颱風季節。以平均來說(1991年至2020)的來說,7月、8月分別有3.75.5個颱風生成,侵臺颱風則分別是0.71.0個。

(未來三個月的客氣,含少陽相火【主氣少陽相火】,及陽明燥金【太陰濕土】之前段)

  

      20225月多數時間受東北風影響,各地溫度偏涼,其中14日至16日、24日至27日受滯留鋒面影響期間,各地有雨,並有局部較顯著雨勢。統計至30日為止,全臺25個氣象站的氣溫有24個氣象站為低溫類別,只有玉山測站為高溫類別,若以13個平地測站平均代表台灣,2022年達有紀錄(1947)以來第4冷的5月,其中梧棲為該站設站以來5月同期最低溫 ; 月累績雨量方面,只有高雄、花蓮、成功、臺東為正常類別,其他氣象站為多雨類別。(此間之客氣太陰濕土,主氣少陰君火)

 

     展望未來一季(6月至8),動力及統計模式,一致認為台灣氣候溫暖。季雨量預報方面,動力模式認為6月台灣雨量偏少; 7月及8月統計及動力模式均有較大分歧性,可參考訊號較少。

 

     請閱文者,試依前提過文章中,兩個主要分型:

一、氣虛痰濕,與二、 陰虛濕熱,

置入壬寅年二氣與三氣,來推演病情發展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東宜中醫 的頭像
    東宜中醫

    東宜中醫的部落格

    東宜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